在沙盒游戏领域,两款游戏的名字几乎成为了玩家间争论不休的焦点——《迷你世界》与《我的世界》(MC),这两款游戏以其独特的玩法和无限的创造力吸引了无数玩家,但随之而来的,是关于抄袭的争议,这场旷日持久的纠纷终于迎来了终审判决,为这场“抄袭大战”画上了句号。
《我的世界》是一款由瑞典Mojang公司在2009年开发的全球知名沙盒类游戏,玩家可以在一个由方块组成的3D世界里自由建造、破坏和冒险,这款游戏自问世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创意和无限的玩法赢得了全球玩家的喜爱,2016年5月,网易公司宣布获得《我的世界》在中国区域的独家运营权,并着手处理游戏本土化和国内盗版问题。
就在《我的世界》在中国市场风生水起之时,另一款名为《迷你世界》的游戏悄然崛起,这款游戏同样采用了沙盒游戏的玩法,玩家可以在游戏中创建自己的世界、建筑和角色,并与其他玩家进行互动,由于其在国内上线较早,且玩法与《我的世界》高度相似,很快便吸引了大量玩家,尤其是低龄玩家群体。
随着《迷你世界》的日益火爆,关于其抄袭《我的世界》的争议也随之而来,网易公司认为,《迷你世界》在多个游戏核心元素上抄袭了《我的世界》,且两者游戏整体画面高度相似,构成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为此,网易公司在2019年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迷你世界》侵犯了其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要求赔偿5000万元。
经过一审,法院认定《迷你世界》确实构成了著作权侵权,并判令其删除侵权游戏元素同时赔偿网易公司2113万余元,这一判决结果并未让双方满意,均表示要提起上诉,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场纠纷进入了漫长的二审阶段。
2022年11月30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终于公布了关于广州网易公司、上海网之易公司诉深圳迷你玩公司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的终审判决,法院认定深圳迷你玩公司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并责令其删除游戏中的230个侵权元素,同时赔偿网易公司高达5000万元,这是国内游戏侵权纠纷案件中的最高判赔金额。
终审判决的出炉,无疑为这场“抄袭大战”画上了句号,关于《迷你世界》是否抄袭《我的世界》的争议并未因此平息,在玩家群体中,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依然热烈。
从游戏玩法来看,《迷你世界》与《我的世界》确实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采用了沙盒游戏的玩法,玩家可以在游戏中自由建造、破坏和冒险,两款游戏在整体画面上也构成类电作品,相似之处主要在于游戏元素设计而非游戏画面本身,这也成为了网易公司指控《迷你世界》抄袭的重要依据。
《迷你世界》方面对此并不认同,他们表示,《迷你世界》在玩法和元素设计上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并未抄袭《我的世界》。《迷你世界》还强调其尊重知识产权,并愿意与网易公司就相关问题进行协商解决。
在这场纠纷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迷你世界》已经拥有了庞大的玩家基数和下载量,截至2021年7月30日,《迷你世界》在各大应用市场的累计下载量(预估)已达到惊人的49亿次,这一庞大的用户基础使得《迷你世界》在市场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到底是《迷你世界》抄袭还是MC抄袭?从法律角度来看,终审判决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法院认定《迷你世界》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并责令其删除侵权元素并赔偿网易公司,这一判决结果无疑是对网易公司维权行动的肯定和支持。
在玩家群体中,关于这一话题的争议依然存在,一些玩家认为,《迷你世界》在玩法和元素设计上确实存在抄袭《我的世界》的行为;而另一些玩家则认为,《迷你世界》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并未抄袭《我的世界》,这种争议不仅存在于玩家之间,也存在于游戏公司和媒体之间。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玩家对于这一话题的看法,我们进行了一项用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玩家认为《迷你世界》存在抄袭行为;而近30%的玩家则认为《迷你世界》并未抄袭;剩余10%左右的玩家则表示对此并不关心或无法判断,这一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玩家对于这一话题的争议和分歧。
从游戏行业的角度来看,这场纠纷不仅是对游戏公司知识产权保护的一次严峻挑战,更是对整个游戏行业的一次警示,它提醒我们,在游戏开发和运营过程中,必须尊重知识产权和原创精神,避免抄袭和侵权行为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
到底是《迷你世界》抄袭还是MC抄袭?或许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尊重法律判决和知识产权制度,共同维护一个公平、公正、健康的游戏环境。